低维护率
采用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,减少了易损部件以及维修拆装次数,延长了产品寿命,并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拆装过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,降低了维护成本。
适用性强
的组合模块化的设计,经过大量使用、长期进行考验的局部组件,零部件具有高度的可互换性。取消了小间隙平衡盘装置,比传统结构多级泵适用于介质性更为恶劣的场合。
底座或设备应该放置在要求的位置上,把底座或设备支承在楔形调整垫上或调水平的螺钉上,并用地脚螺栓把底座或设备固定,在底座或设备边沿的底部和刨凿过的基础顶部之间允许有约 25~50mm 的灌浆空隙。
在灌浆之前,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所有积水和外来杂物都应该除去。
如果在灌浆之后还存在空洞,可以使用环氧砂浆来充填这些空洞,如果灌浆用的是水泥砂浆,则在应用环氧砂浆补空洞之前,建议让水泥砂浆先经过整 28 天的固化。在已发现的空洞处通常用手压泵来灌补环氧砂浆。应当极其小心以不使压力过大以免把底座或设备顶翘曲,每个空洞至少应该钻一个通气小孔以防压力过大。
当灌浆材料固化后,拧紧地脚螺栓的螺母,然后再对灌浆材料涂油漆防潮。
灌浆后,进行泵和电动机的调正工作。
主要管路的联接
泵灌浆后且紧固在地基上以后,在不受外力条件下对正联接泵法兰和管路的法兰,这个对正联接不能法兰螺栓的力。对管路支撑(附加)应避免管路系统的振动,应减少管路对泵的外加力。为了防止泵的损坏,在泵管路联接以前要对管路系统进行清洗。安装管路,应注意下列事项:
a)使用管路的规格和长度应合适,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,尽量减少管路的转弯和附件;
b)泵的吸入管路应是短而直,管路直径应大于或等于泵的吸入口的直径,泵的吸入管路的弯曲半径应尽量大。如采用锥管,则采用偏心锥管,以免沉气而发生汽蚀。
辅助设备—压力计的联接
在吸入管路和吐出管路上用的压力计是质量好,性能合格的仪表。吸入压力计一般装配在与泵入口同心同直径的管路上,正当情况下是装配在泵进口法兰 2 倍入口管径处,并在入口直管段中心线的水平位置。吐出压力计好装配在泵吐出法兰 2 倍的泵出口管径处,并垂直于蜗壳平面或泵壳所形成的弯管平面的位置上。不能装在弯管和阀的旁边,以防受不稳定流动的干扰。